新闻动态 官方视频 图片资源 海报资源 品牌活动

易开得:一次瞄准厨房净水盲区的精准突围

易开得
2025-09-1876362
新闻首页 >新闻动态

在家电行业,一个市场进入成熟期最典型的标志就是“参数内卷”。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开创性的,而是演变为一场围绕核心技术指标的竞赛。在净水器领域,这一趋势尤为明显。多年来,主流品牌将竞争重点放在厨下有限空间内,比拼的核心指标主要集中在过滤精度和RO反渗透膜的出水速度上。当所有人都盯着战壕里的方寸之地时,真正的破局者往往是那个抬头观察整个战场的人,易开得就是这样的一个破局者。


易开得净水器在2023年率先提出了“全厨净水”的新概念,更在近期投下一枚重磅消息:2025年正式成为中国航母FLEET-18(福建舰)官方合作伙伴。这一看似跨界的合作,实则是其“航母战略”的具象化表达,其目标,是跳出红海,将整个行业的竞争逻辑,从“单点优化”引向“体系作战”。


易开得净水器

 

被忽视的用水场景:厨房用水的“二八结构”


要理解易开得这步棋的意图,我们必须先看清传统净水器市场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结构性缺陷。在普通家庭的厨房中,喝进去的水大约只占总用水量的20%。而剩下的80%,则构成了我们厨房生活的日常:淘米、洗菜、煲汤、清洗餐具,以及为洗碗机、管线机、蒸汽烤箱等现代厨房电器供水。


易开得净水器

 

这80%的用水场景,在传统净水器的设计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。传统净水器,无论是单出水还是双出水设计,其核心功能始终围绕保障20%的饮用水安全。为了达到极高的过滤精度,通常会影响出水速度,导致用户在用水高峰期接水时,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等待。部分“双出水”机型虽然提供了一路“生活用水”,但其出水流量相比于未经处理的自来水仍然偏小,难以完全满足大量、快速的清洗需求。


这些在日常使用中频繁出现的痛点,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。谁能率先跳出“为饮水而生”的思维定势,为那被忽略的80%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,谁就能掌握下一阶段竞争的主动权。

 

解构“全厨净水”:从单兵作战到体系协同的逻辑重构


易开得提出的“全厨净水”系统,正是对上述市场需求的直接回应。如果说传统净水器是执行单一任务的“驱逐舰”或“潜艇”,那么易开得的“全厨净水”系统,则构建了一个家庭净水的“航空母舰平台”。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设备,而是一个承担着中心调度与体系协同作用的战略核心,将厨房内所有用水单元整合为一个高效运作的战斗群。这一“净水航母”的核心便是其“分体式”的模块化设计,将厨房复杂的用水需求分解为两个独立但互相关联的部分,并为各自匹配了不同的净化方案。


首先,前端大通量净水系统,主要服务于占比80%的“净洗”场景。该系统通过一道复合滤芯,过滤水中的泥沙、铁锈等大颗粒杂质,并利用活性炭吸附余氯和异味。这种设计的关键在于,它在提供基础净化的同时,并未牺牲出水流量,其出水速度可达12L/min,基本接近普通自来水龙头的水平。这使得用户在洗菜、淘米时,无需再忍受缓慢的水流。同时,该系统还可为洗碗机、热水器等家电提供预处理过的净化水,有助于保护这些设备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

其次,后端纯水系统,则专注于满足20%的“直饮”需求。经过前端预处理后的水,会有一部分进入后端系统进行深度净化。在这里,RO反渗透膜能有效滤除水中的细菌、重金属等微小有害物质,确保出水符合直饮标准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部分直饮水通过一个独立的智能水龙头输出,实现了与“生活用水”在管道上的物理分离,避免了潜在的交叉污染风险。


通过这种“前端预处理+后端精处理”的分体设计,“全厨净水器”试图化解行业内长期存在的“过滤精度”与“出水流量”之间的矛盾。它不再追求用单一方案解决所有问题,而是通过更合理的资源分配,为不同的用水场景提供针对性的服务。

 

易开得净水器



从产品到解决方案:市场思维的转变


易开得的全厨净水器,反映了一种从“产品思维”向“解决方案思维”的转变。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,它尝试将竞争的维度从单一的“饮水”场景,扩展到“厨房整体用水管理”的更广阔层面。


当竞争对手仍在强调过滤精度小数点后的数字时,易开得选择将用户的注意力引向了更具体、更高频的使用痛点上,例如“5年长效滤芯”带来的低维护成本、“12L/min大流量”带来的时间节省、分体式设计带来的空间灵活性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些可感知的价值,可能比抽象的技术参数更具说服力。它解决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抱怨——等待,并为主流厨房电器提供了配套的保护,这些价值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衡量。


当一个行业内的多数参与者都沿着相似的路径发展时,那些愿意停下来重新审视用户完整需求的探索者,往往有机会发现新的市场空间。


易开得的“全厨净水”方案,正是这样一次在产品战略上的调整。这或许也为其他家电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参考:真正的创新,有时并不在于发明革命性的新材料,而在于对用户需求的重新定义和对现有技术的系统化整合。从“单品功能”到“场景体验”,这或许是成熟市场未来演进的一个可能方向。